5月起,一批涉及减刑假释、社会组织名称管理等方面的新规落地,开始按规施行。
自2024年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施行,将进一步正确处理减刑、假释与财产性判项执行的关系。
《规定》明确,财产性判项的执行情况是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判断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有履行能力的罪犯必须在履行完后方可减刑、假释;确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的,不认定确有悔改表现,不予减刑、假释。《规定》还明确罪犯被裁定减刑、假释后,发现其虚假申报、故意隐瞒财产,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减刑、假释,完善了有关配套制度。
临武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刘彦希介绍,一方面可以激励罪犯积极履行生效刑事裁判的财产性判项,提高财产性判项执行率;另一方面可以充实“确有悔改表现”这一减刑、假释条件的判断标准,让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有了新抓手。对于依法公正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正确处理减刑、假释与财产性判项执行的关系,充分发挥减刑、假释的制度功能,意义重大。
《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社会组织名称管理作出统一规定,其中明确,行(事)业领域不得使用“第一”“最高”“国家级”等具有误导性的文字,但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社会组织名称中间一般不得含有“中国”“全国”“中华”“国际”“世界”等字词。
临武县民政局社会组织股工作人员王舒琪介绍,现在登记注册了145个社会组织。其中有72个是社会团体,剩下73个是民办非企业。目前没有发现违规的,如果有的话,她们会通知进行更名或者进行取缔。
责编:胡志锋
一审:胡志锋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新疆天山大峡谷景区发生塌方”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3日)
“重庆一地围墙倒塌致6人身亡”系谣言——今日辟谣(2025年10月31日)
“明年中考厦门将自行命题”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0月30日)
预告海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融湾向海构筑开放桥头堡 创新示范绘就绿色新画卷
倒计时10天!速来参与2025年湖南省社科普及优秀作品申报
重阳敬老:助长辈远离谣言防范诈骗——今日辟谣(2025年10月29日)
新疆托克逊县地震引发灾情系谣言——今日辟谣(2025年10月28日)
下载APP
分享到